原标题:到恭王府 在古建模型展里探寻“建筑意”
中国旅游报记者 张玫
“顽石会不会点头,我们不敢有所争辩,那问题怕要牵涉到物理学家,但经过大匠之手泽,年代之磋磨,有些石头的确是会蕴含生气的。天然的材料经人的聪明建造,再受时间的洗礼,成美术与历史地理之和,使它不能不引起赏鉴者一种特殊的性灵的融会,神志的感触,这话或者可以算是说得通。”
(相关资料图)
——《平郊建筑杂录》 梁思成 林徽音
《平郊建筑杂录》是梁思成、林徽因(时名徽音)1932年发表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四期的一篇文章。2023年3月20日至6月25日,以“大匠之手泽 年代之磋磨”为名的中国传统建筑模型制作技艺展在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举办,梁思成、林徽因等古建筑学者们留下的数据和图纸,经由古建筑模型制作匠师们的巧手,化成了栩栩如生的建筑模型,向人们讲述着关于匠心、传承与坚守的故事。
八十六年前的缘分
“1937年初夏,梁思成、林徽因一行来到恭王府,他们测绘后留下的实地测绘画图及室内外照片,成为后来恭王府开展古建修缮和室内复原工作最直观、最准确、最重要的依据。在恭王府博物馆创建40周年之际,我们联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举办这次展览,也是一种致敬。”恭王府博物馆综合业务部主任、本次展览总策展人孙冬宁说。
中国古代木质结构建筑营造具有完整严格的技艺要求。从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掘的具备木架、榫卯结构的干栏式建筑,到《考工记》《唐六典》《木经》《营造法式》《工程做法则例》等古人对建筑营造工作的总结和规范,再到中国营造学社成员踏遍城寰与青山,在炮火硝烟中发现大佛光寺、应县木塔、独乐寺,找寻出散落在中华大地上的一颗颗建筑明珠……中国古代木质结构建筑保护、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代代古建筑匠人、学者孜孜不倦传承、奋不顾身守护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过程。
1930年,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先生在营造学社大会上发表《中国营造学社开会演词》,标志着这一民间学术团体的成立,也就此开创了文献发掘与遗迹考察相结合的中国建筑史学建构和理论体系研究的学术事业。在1946年停办之前,中国营造学社持续、大规模地进行古建筑测绘,足迹遍及数百个县市,绘制测绘图纸数千张,经他们调查被重新发现的珍贵建筑遗存上起汉唐下至明清。营造学社成员在异常险恶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效率,整理出清晰的中国古建筑发展脉络,为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次展览以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代表中国营造学社来到恭王府进行调研测绘为起点,对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相关学术成果进行梳理,并以多种形式加以呈现。”本次展览执行策展人、恭王府博物馆馆员张汀说,虽然展览内容比较专业,但因为有精美的模型实物、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以及情景话剧的演绎,开展以来,游客反响很好。
二十三件模型记录历史
展览中,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天津蓟县的独乐寺观音阁、山西五台县的南禅寺大殿……全国各地巧夺天工的古建筑,被古建筑模型制作匠师微缩成一个个精美的模型,观众不仅可以一览华夏大地上的著名古建筑,还可以近距离观察它们巧妙的结构,欣赏精湛的模型制作技艺。
据介绍,20世纪50年代,为了研究和保护古建筑,当时的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专门成立模型室,请著名模型制作匠师路鉴堂、刘敏、郭旺等制作中国古建筑模型,作为古建筑的副本加以保存。
张汀说,恭王府博物馆这次展出了昔日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收藏的23件古建筑模型精品,它们不仅是著名古建筑的记录和见证,同时也体现了古建筑学者、古建筑模型制作匠师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理解和表达。“展览通过‘大匠之心’‘映照之韵’‘结构之趣’三个版块,展现我国古建筑学者和匠人一以贯之的专业态度、敬业精神和文化情怀。”
虽然语文课本里的赵州桥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著名古桥,但看到按1∶50比例制作的赵州桥模型,游客张女士还是惊叹于它的巧妙设计和俊逸身姿,“赵州桥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小时候就学过关于它的课文、唱过关于它的歌,但一直没去过,以后一定找机会去实地看看。”
孙冬宁说,2021年9月,官式建筑营造技艺(恭王府)被列入北京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本次展览是恭王府博物馆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传统建筑结构之美的立体呈现,是作为展览空间的传统古建筑与作为展览内容的传统建筑模型的有机融合,也是作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的恭王府与官式建筑营造技艺这一非遗技艺的巧妙结合。
“看过展览中关于古建筑知识的介绍,再看恭王府里的建筑实物,两相对比,收获很大。以后再去各地旅游,会更留意当地的古建筑,它们凝结着祖先的智慧和研究者、匠人为保护它们付出的心血,我们要珍惜它们、爱护它们。”游客王女士说。
三种方式呈现“建筑意”
“展览所在的嘉乐堂,是恭王府博物馆的核心区域。我们充分利用整个院落空间,通过静态展览+动态展示+活态展演的方式,调动观众的各种感官,实现沉浸式观展。”张汀说。
《平郊建筑杂录》中提到,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除了“诗意”和“画意”之外,还有一种“建筑意”。“建筑意”可以理解为自然、历史、艺术赋予建筑的一种独特气质。在“映照之韵”展区,古建筑模型与精心营造的空间情境交融,传递出中国人独有的审美情趣。
23件展品中最庞大的建筑模型——用楠木制作的北京西安门,按1∶10比例还原了北京老城门西安门西南四分之一部分。西安门20世纪50年代毁于大火。建筑模型按实物形制制作了梁、柱、瓦面、吻兽、斗拱、门窗等构件,匾额、门簪、门钉等细部制作完备,为研究北京消失的城门留下了宝贵的资料。策展团队利用镜面板反射出的映像与西安门建筑模型巧妙拼接,呈现出一座完整的建筑,并在模型一侧的墙壁上用投影做出花窗的效果。四季变换的“花窗”与安放着脊兽的屋脊交相辉映,令人浮想联翩。
展览中,从《平郊建筑杂录》及梁思成的《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中国建筑史》中节选的文字,传递出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让观众在欣赏昔日匠人们的工艺结晶之时,对国家危难之际建筑学者们奋力保护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精神心生敬意。而本次展览的配套行进式话剧《平行时空:沟通儒匠》,通过实景演艺把观众带到那个危机四伏的年代。
剧中,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为尽可能保留华北古建筑资料,梁思成、林徽因等对重要古建进行抢救性测绘,在恭王府巧遇古建老匠人,自此展开了一段长达20余年的知己相交之缘。在室外的第一幕表演结束后,主演们会引导观众从嘉乐堂院落走进主殿;而在观众驻足展厅中的老式监视器前,看完黑白默片版的话剧第二幕之后,演员们又会走进展厅,开始第三幕的表演。
“先是演员在庭院中表演,院落中的古建、装置就是演出的布景;随后演员在遍布建筑模型展品的室内空间与观众互动,层层递进、引人入胜。此外,展览还利用多媒体滚动播放古建影像资料,并设置了榫卯搭建现场体验区。我们希望通过新颖的展览形式,让游客体验一场别样的文化之旅。”张汀说。
来源:中国旅游报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南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